中晚春時節的香菇出菇管理要點
時間:2023-04-14 15:54:55 作者:hbjr8
在3月中至4月的中晚春時節,氣溫由低到高,降雨增多濕度變大,同時菌棒經過秋、冬及早春的出菇,養分消耗較大,菌絲抗性變弱,易受病蟲雜菌侵染。此階段香菇出菇管理的重點是遮光控溫,保護好菌棒,利用天氣條件,盡量延長出菇期,爭取多出菇。
1、遮光控溫
逐步加厚遮蔭,及時在棚膜外面覆蓋遮陽網,尤其是做好菇棚東南西三面的遮光,避免陽光直射,降低棚內溫度,菇棚北面因無直射陽光,可適當減少遮蔭物,增加通風性。隨著氣溫的上升,除催蕾階段外,菇棚四周的薄膜可逐漸上提,直至只保留遮陽網,這樣可增加棚內通風量,降低棚溫,創造適合香菇生長的溫度條件。
2、排濕通風
菇棚四周的薄膜升高,兩頭的薄膜拉起,這些均為通風排濕的措施,中晚春時節出菇管理應偏干,一般不噴水,只有菇棚或菌棒太干時才噴水。菇棚遮蔭物因霉爛雜菌多,雨水會將雜菌帶入棚內,因此應避免菌棒受雨淋,雷雨天須做好防雨工作。
3、養菌與補水催蕾
每潮菇采完后,菌棒應偏干管理7天左右,調節棚溫至18℃-25℃,讓菌棒內菌絲恢復生長,重新積累養分,充分養菌,待采菇留下的凹陷處菌絲長白,菌棒重新變硬,手握具有彈性后,才能進入下一潮菇的補水催蕾管理。中晚春時節,前期補水應選暖流回潮,氣溫12℃以上時進行,后期氣溫回升,則應抓住冷空氣來臨前的“冷頭暖尾”,氣溫20℃以下時進行。菌棒經多次出菇后,干物質逐漸減少,補水后的重量應逐次減輕,切忌補水過多,菌絲缺氧死亡,造成菌棒散爛。
來源:湖北省農業農村廳
上一篇:黑木耳催芽技術要點
下一篇:實現羊肚菌高效栽培的關鍵要點